廣東舉辦首場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案例交流活動
為推動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協同發展,3月25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主辦、廣東廣電網絡承辦,以“強化數字化轉型 打造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廣東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案例首場交流活動在江門開平舉行。
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全省各文化企業的負責人和相關代表近40人參加了現場觀摩和研討交流。
現場參觀: 廣電5G賦能“百千萬工程” 當天上午,與會人員首先來到開平智慧水產養殖項目現場。不同于傳統養殖場,這里更像一個智慧園區,智慧養殖平臺、AI視頻監控系統、物聯網采集系統、園區AI廣播等高科技系統一應俱全。 為破解政府治理難點、企業發展堵點和基層群眾痛點,廣東廣電網絡江門開平分公司與廣東潭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共識,在智慧水產養殖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以廣電5G融合網絡為底座,集成物聯網、AI、算力云網等技術,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和建模,生產設備遠程自動化控制,生物安全防控,生態養殖等為一體的智慧養殖、健康養殖。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信息化、自動化賦能養殖生產過程,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養殖質量。如今,該項目每年為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來超過400萬元收入,項目產值高達1.05億元。 開平智慧水產養殖項目只是智慧廣電賦能的一個縮影。江門開平廣電網絡公司還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以智慧廣電網絡新服務賦能鄉村治理,建設平安百合微網治理綜合管理平臺、平安百合監控+AI智能算法系統、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和無人機應用服務,打造平安百合微網治理綜合管理新體系。建成后的數智百合鄉村振興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治理服務信息,解決基層治理中的具體問題,滿足鄉村治理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江門開平廣電網絡公司還創新性探索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開平市設置無人機庫,將9臺無人機應用于應急救援、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巡檢等場景,提升鄉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為廣東省實施“百千萬工程”貢獻廣電網絡力量。 創新案例: 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 向智能化、數字化方向轉型 在下午的研討交流會上,廣東廣電網絡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春介紹,作為省屬文化企業、現代廣電網絡運營商,廣東廣電網絡大力推進智慧廣電建設,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研發應用與業務場景深度融合及運營管理有效結合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與嘗試,邁出了以創新賦能發展的堅實步伐。一是深入探索AI和數據賦能,在交互式AI數字人、智能客服等人工智能產品研發和智能控制塔、領導視圖等核心數據支撐工具應用推廣上取得突破。二是著力提升5G賦能水平,拓展低空經濟、智慧文旅、生態養殖等多個新領域。三是持續以智慧廣電建設賦能鄉村治理,融合“應急廣播+5G+AI+無人機”,打造全方位服務能力。通過創新賦能,既為經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服務。 廣東廣電網絡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加快數智化轉型,實現創新發展、高效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做法,為文化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實踐樣本和鮮活經驗,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要結合實際進行學習借鑒。 未來展望: 將嶺南文化從“灣區名片” 升級為“世界語言” 在連續三年召開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貫穿始終,成為推動廣東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本次活動,正是發展文化新質生產力、推動廣東國有文化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又一創新之舉。 省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強調,舉辦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實踐系列活動,目的是為企業搭建交流互鑒的平臺,分享創新經驗、啟發創新思維、凝聚創新智慧,在交流中深化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共贏發展。 接下來,要做到“四個堅持”,進一步做好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工作。 一是堅持立破并舉,以思想解放點燃創新引擎。錨定主業深耕、多元發展,扎扎實實抓內容、抓產業、抓項目、抓市場,用市場占有率、用戶活躍度、IP影響力等硬指標檢驗創新成效。 二是堅持實踐導向,以發展所需引領創新破題。面對內容創新不足、技術應用滯后、盈利模式單一的現狀,下大力打好內容創新、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三場攻堅戰”。 三是堅持聚才育才,以精銳之師打贏創新硬仗。重視人才引育工作,結合“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招引具有“文化洞察力+技術應用力+市場敏銳度”的復合型人才進入文化國企隊伍。 四是堅持系統觀念,以協同聯動凝聚創新合力。以粵港澳大灣區為基座,對內整合資源、對外鏈接全球,構建“內外聯動、雙向賦能”的創新生態。通過內容共創、技術共享、渠道共建,將嶺南文化從“灣區名片”升級為“世界語言”,為中華文化走出去貢獻廣東智慧與力量。